以前经常会觉得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不好意思,会比较在意别人的评判,后来渐渐的为了突破困境而产生了思想上的转变,最直观的描述就如同梁欢的《我说的不一定对》中的这一段落:
跟大多数人所想的不同,由「不酷」变「酷」的过程其实很短暂。一个人从愚昧无知进化到心灵开放,可能只需要一年时间(我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2011年我大学毕业加入知乎这家初创公司前,其实是个相当浅薄、犬儒、不知好歹的人,而到2012年我开始创业做独立游戏时,自觉已经相当谦虚、坚定、爱世界了);从不懂穿衣打扮进化到衣着得体,可能还不用三个月。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对的领路人,然后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是「酷」。
从「不酷」变「酷」」的过程是不酷的,因为你要进行大量的模仿。在模仿的初级阶段你的表现总是会很蹩脚,就容易被人指责为「装逼」。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总是能很快学会新东西,他们才不介意被指责「装逼」。
如果你在向着更出色的自己靠拢的过程中被指责为「装逼」,那你就拥抱「装逼」。
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而言,我们的父母、老师、领导甚至八卦的同事无不都是品头论足、指指点点的,如果你的配偶、兄弟、好友中也存在这样的人,那很有可能一辈子也逃避不了他们评判的眼光
有的人学会了不在意
如果是不在意某些方面。比如不在意好评或者差评,人就会变的片面,不在意好评会让人卑鄙,错失许多的机会,不在意差评会让人傲慢,忽视自身的不足
如果是不在意某些人。比如无在意那些和自己不相关的人,或者是不在意身边的某位亲人,这种不在意都会泯灭自己的小部分人性,尤其是在和这样的人相处的时候,你会变的冷漠和残酷
努力成长的目标之一,就是要能够充分的打开自己的直觉,有能力去在意到世界的方方面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