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看来,这个问题的答案中,「足够的脑部神经和突触」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,正是因为「足够的脑部神经和突触」,以及某些区别于其他物种的「基因」的缘故,人类有能力产生足够的记忆力,在此基础之上,人类就有了掌握语言和模式识别(关键是数学)的能力:
Koko:会使用上千种手语的黑猩猩,但是无法掌握语言和高度抽象的认识
人类目前的生理局限,就是没有更多的「脑部神经和突触」,以及没有产生对记忆力高度提升产生帮助的基因,这造成人类学习能力的不足,比如我学习英语可能就需要十几年时间,这对于人类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构造复杂的认知,是一种极大的障碍和不足
互联网、AI 都是在弥补人类智力上的不足,机器人技术也是在弥补着人类在躯体上的不足(更强的生存能力和更强的存在时间),在这些技术有能力完全替代人类之前,都会起到辅助人类进行学习的作用,某种意义上说,人类在帮助人类所演化出来的智能进行更稳定的存在
智慧之树的结构将会是:「英语 -> 数学 -> 科学 -> 文明」,其中「英语」是人性和理性的桥梁,「数学」是未来文明的基础,「科学」则是文明的枝干,一个不错的关于数学历史的讲座:
另一部更长的纪录片叫做:《The Story of Maths》 BBC 出的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