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问题的分析框架

Marvin
2 min readMay 23, 2018

--

最近发现自己写作的时候,频频陷入套路,所以这里把这个套路整理出来,以供参考和反思:

概念:所有的概念都是基于语言学的问题,属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涵盖范围,另外以波兰尼的默会知识形成补充,探讨任何概念都无法脱离这一基础哲学基础

理性:理性是人基于毕达哥拉斯「万物皆数」这一哲学概念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客观认知,是超越人而存在的,人类在不断的完善这套理性体系,这是人存在的意义之一

人性:人性最终是以亲情、爱情和友情为依归的,人需要锻炼和塑造自己在亲情、爱情和友情方面的能力,从而铸就自己的人性,人性中是参杂有理性的,对人性的探索和完善,是人存在的意义之二

东西方差异问题:东西方的根本分野是认知哲学观上面,西方以苏格拉底的助产婆理论,柏拉图的回忆说为基础,认为认知是启发而不是传递的,东方以儒家的传道受业解惑为基础,认为认知是传递的,两者的根本差别以文字的形式铸造了各自的文化,双反基本没有调和的可能,最终会是侵吞关系

个人成长问题: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使用方法和工具的过程,成长的目标,始终都要围绕「阅读、反思、理性、财富」,也需要以此顺序进行稳定的构建,所有围绕意义的探讨都应该基于「理性」和「人性」的基础,具体而言:英语必须具备母语级的能力,数学需要具有博士生的能力

教育问题:所以的教育,最终都应当以家庭教育为导向,在家庭教育的导向基础上,去构建人类的教育,但是现在只有犹太人对教育有正确的认知,其他人类文明还在追赶的路上,而所有人类的其他制度,都应当围绕家庭教育的目标而进行

社会问题:所有社会问题的发展趋势都应当以平等合作为导向,这是基于「重复博弈」和「非零和游戏」这样的理性认知而产生的社会发展方向,因为总体而言,人类是在走向越来越美好的未来,这不是妄想,这是有理性基础的认知

--

--

Marvin
Marvin

Written by Marvin

Notebook for self-learning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