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0日的 Google I/O 开发者大会上,Google 演示了一个可以通过电话和餐厅、美发厅进行交流的 AI,之后 Google 的董事长,也是2017图灵奖的获得者 John Hennessy 表示,Google 的 AI 已经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,达成了一项重要的里程碑
图灵测试(The Turing test)由艾伦·麦席森·图灵发明,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(一个人和一台机器)隔开的情况下,通过一些装置(如键盘)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。 进行多次测试后,如果有超过30%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,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,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。
图灵测试的通过有点突如其来,可能比很多人预计的早了很多年,不仅仅震撼了业界,也让全世界的 AI 爱好者为之癫狂,作为一个非英语 native speaker,很自然的会关注到一个极其重要的潜在问题:「基于中文的 AI 什么时候可以通过图灵测试?」个人认为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,且被高度忽视的问题
在我看来,当英文 AI 通过了图灵测试以后,留成其他语言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,乐观而言,其他语言至多拥有5年时间,这是一个决定着语言命运的「5年窗口期」,接下来英文 AI 很快就会出现「交互式语言教学 AI」,英文的传播速度和学习效果会发生陡变,任何其他语言如果不能在这个「5年窗口期」内通过图灵测试,那么很快就会在人类语言中被边缘化,逐渐成为方言,并在几百年以后最终绝迹
除了「交互式语言教学 AI」以外,AI 会和机器人进一步结合,发展出具有各种功能的机器人(机器厨师、机器宠物、购物 AI、心理咨询 AI),而这些机器人短期之内的应用,都只能是基于英语的,此类「二级市场」中对英语的更广泛运用,会进一步增大英语的使用权重,而且这一过程,会让这「5年窗口期」成为不可逆的进程
中文有希望吗?—— 在5年之内。这个事情我一点也不乐观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