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学的基础

Marvin
2 min readDec 13, 2018

--

哲学,实质上是各种以「概念」为基础的一门学科,哲学讨论就是用「语言」对各种「概念」进行定义、梳理、交流的过程,所以哲学的基础是各种概念,语言是呈现这种概念最显见的方式,这里先不讨论是否是唯一的方式,但各种不同的「概念」,可以视作哲学的基础

「概念」是人的认知,这里区分作为个体存在的人,和作为群体存在的人,人如果视同个体,其「认知」是大脑神经电传导的直接产物,因而具有以数学为基础的生物化学本质;人如果视同群体,其「认知」则是基于不同个体间的统计学(也属于数学)范畴的结果(这又跟对群体进行观测时观测人所持有的统计模型二次相关);也就是说,任何一个「概念」不是属于数学基础的「个体认知」就是属于基于「个体认知」并经由统计学处理以后成为的「群体认知」

维特根斯坦的早期思想,是希望通过数学去解构概念,最终归于失败的原因,如同早期人工智能发展失败的原因一样,是由于没有引入统计学的缘故,因而在需要群体达成共识的概念层面无法获得突破(那时候计算机还没有,即使引入统计学模型,因为其基于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和验证的特质,也是没有办法被实践的),事实证明统计学模型的引入是正确的方向,这也是人工智能得以爆发的关键因素之一

补充说明1:视同个体的人,由于「遗忘(记忆相关蛋白质的分解)」和「修正(学习建立了新的神经连接)」,其概念也是无时不刻在不断变化的,因而其本质并不是一个简单稳定的数学模型,但是不能因为其复杂而否定了其数学模型的本质

补充说明2:概念也分为带有主观性的概念和绝对客观性的概念,比如「美」「灵魂」就是主观概念,「加速度」「积分」等等则属于客观概念,基于统计模型的是主观概念,客观概念则直接基于数学模型,有一些词汇则混合了主观和客观概念,需要视其使用的上下文而定,比如「点」「角」等等

--

--

Marvin
Marvin

Written by Marvin

Notebook for self-learning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