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公司都有一套报销制度,一般都是员工在发生公司商务性开销以后,拿发票进行报销,一般流程就是「贴发票-部门审批-财务转账-到账」,对于小额日常开销,公司则会准备好备用金,这样可以防止员工自己垫钱,但是流程上依然需要「申请备用金-部门审批-财务转账-到账-使用-提交发票」
在「目标管理」和「自我管理」的情况下,事情就有一点不同了,我之前遇到的做事情结果最好的员工,为了把事情做好,往往会自费为项目准备资源,年底的时候自费为客户买礼物,也不会特别在意这些开销是否需要报销,因为费用的发生经常是不可计划的,我能做的就是不停的给她涨基本工资
在我看来,「报销制度」是不利于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,公司应该在自己所倡导的企业价值观范围内,允许员工做适当的自我选择,但是这种「自我选择」也是要小心,因为会被员工滥用和形成不良的企业文化,那么如何创造和保护起来这样的空间呢?
文化。文化是一种无时不刻的倡导,在群体范围内传递某种行为和决策风格,让符合这种文化的人得到空间,让不符合这种文化的人无法生存。某种意义上说,「报销制度」本身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,是一种约束性和有效性的平衡
围绕目标。「报销制度」实际上也是属于某一个目标下的,比如在 Google 就属于 Motivation System,其目标是:「To create the happiest, most productive workplace in the world.」,这样就避免了从某个单一维度「比如报销」方面进行管理:https://www.cleverism.com/google-way-motivating-employees/
小心制度系统化。用管理系统来实现「报销制度」会有很强的制约性,因为管理系统的调整难度是非常高的,整个制度会围绕这样的管理系统来运作,大部分的情况是会让整个公司的制度灵活性被钳制,不利于自身竞争力的突破性提升